2017年8月1日,慶祝建軍9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會上,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回顧了90年來黨領導人民軍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歷程,贊揚了人民軍隊為中國人民求解放、求幸福,為中華民族謀獨立、謀復興建立的偉大歷史功勛,闡述了人民軍隊發展壯大、克敵制勝的傳家法寶和力量所在,提出了推進強軍事業、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必須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來源:人民日報)
小編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在學習我們軍隊90年的強軍歷程感到無比自豪激動之余,覺得強軍歷程對于我們的強農之路也有一些重要的借鑒意義。
強軍歷程對強農路的借鑒
1.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戰勝武裝的反革命
農業借鑒:沒有農業現代化的科技、知識理念的支撐就無法實現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目標。昔日,我們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與時間斗,但卻屢戰屢敗。而如今,時代正在發生巨變變革,當初人們無法想象的電子科技、互聯網,今已走入尋常百姓家中。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共享經濟等也日漸被大眾所熟知,科技農業、智慧農業等正在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這個過程中,農業日益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經濟管理方法武裝起來,運用現代化發展理念,將農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使農業的發展由落后的傳統農業日益轉化為具備當代世界先進生產力水平的生態農業。

2.英雄的人民軍隊鑄就偉大的歷史功勛
農業借鑒:從事農業的科研團隊、工程技術人員等心甘情愿深耕農業領域的從農隊伍為實現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目標作出巨大貢獻,并將持續作出貢獻。
中農富通得益于中國農業大學學校資源、專家團隊、技術團隊以及許許多多默默奉獻的員工,心甘情愿深耕農業領域30余年,項目遍布祖國大江南北。以“聚世界一流農業人才,建國際優秀推廣平臺”為愿景,秉承中國農業大學“解民生之多艱”的不變追求,我們渴望為推進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3.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黨的領導的偉大力量
農業借鑒:黨中央,國務院連續14年發布《中央一號文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每年財政撥款巨額資金補貼農業;黨的領導人更是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常常考察走訪農業園區,體察農情……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民脫貧致富,農村改頭換面等都彰顯了黨的領導的偉大力量。
4.改革創新、與時俱進是人民軍隊不斷發展的康莊大道
農業借鑒: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亦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康莊大道。只有不斷改革創新,才能不斷獲得發展進步的生機活力,才能永遠立足于不敗之地。在農業現代化的前進道路上,必須勇于改革、善于創新、不僵化、不停滯。

5.戰爭不僅靠物質的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
農業借鑒:選擇農業,就選擇了風險大、投資大、回報周期長的行業。往往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多的等待,更足夠的耐心,更艱辛的守候。很多時候,干農業,干的不僅僅是一個工作、一份事業,更是一種情懷,是更崇高的奉獻,是守護14億人口糧食安全,維系國泰民安的責任和擔當。

圖片來源:360圖片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張天柱教授,作為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科技代表應邀參加了這次大會。
會后,張教授表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講話振奮人心,通過這次大會,更加深刻體會到“黨指揮槍”的重大意義,今后將把中國軍人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精神牢牢記在心中,繼續聽黨指揮,學習黨的優秀理論和方針政策。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的一號文件精神,秉承中國農業大學校訓,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三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和奮斗。在科教方面,將會繼續把更多有益的知識傳播給更多人;在管理企業方面,將帶領中農富通,繼續不斷探索更新、更高的農業科技,為實現新形勢下的強農目標、實現傳統農業走向現代化農業的征途貢獻力量,引領我國農業發展,實現“聚世界一流農業人才 建國際優秀推廣平臺”的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