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早期文明多發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從幼發拉底河孕育的古巴比倫到尼羅河滋養的古埃及,從印度河恒河灌溉的印度到長江黃河哺育的中國。河水的泛濫帶來了一層層肥沃的新淤泥,改良了土壤,使得農業得以興盛,社會得以繁榮。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農業除了具備食品供給這一傳統功能之外,還包含生態功能和社會文化功能,在本質上具備多功能性。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示范園區、農業休閑園區、國家農業公園等農業多功能形式的出現,極大促進了現代農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水對于農業至關重要。我國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時刻與“水多”、“水少”、“水渾”、“水臟”等中國水問題的協調解決相伴隨。為增強國人對水的理解,展現水在農業生態領域的重要作用,把“規避水災害,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的理念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準則,需要一種新的特色農業多功能表現形式。“水漾年華”應運而生!
“水漾年華”是以“農業為基底,水科技為支撐,文化為紐帶,旅游為特色”四輪驅動的多功能農旅綜合體項目。她融合農業、水利、環境、動植物、歷史、地理、文化、宗教等八大資源,匯聚世界數百項先進水技術和農業科技,秉承“綠色生態、科技創新、文化傳承、持續引領、開放共享”五大理念,搭建“科技展示、產業孵化、科普教育、文化傳承、會議會展、農民培訓”六大平臺。通過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運作,打造區域科技制高點和經濟引爆點,是實現國家“互聯網+”、“三產融合”、“精準扶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供給側改革”等戰略,承接農業農村綜合改革試驗的重要載體。

▲2018年8月24日,中農富通與金湖縣潤金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金湖水漾年華現代農業高科技示范園總承包項目,9月28日,舉行了開工儀式。
要說“水漾年華”,就需要從農業嘉年華說起。農業嘉年華是以狂歡活動作為載體的一種農業休閑體驗模式。表現形式以吃、喝、玩、樂、娛、購、體驗等內容為要素,以創意的手段包裝,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以充滿“農”味的素材為特色,打造一個融新、融美、融經濟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富有內涵的農業盛會,達到“農耕天下,歡樂大家”的目的。
農業嘉年華作為高度聚集人氣項目,通過實地運作經驗和創新活動運營模式,不斷與地方三農需求相結合,建立溝通農民生產和市民消費的橋梁。實踐證明展開農業嘉年華項目對拉動區域經濟發展,興旺地方農業具有強大推動作用。
農業嘉年華根據農業產業為主題進行創意設計,形成了每個場館各具特色又相互支撐,并與當地農業主導產業或特色產業緊密聯系的設計體系。2015年,中農天陸公司在遼寧遼陽農業嘉年華項目中獨創性推出以水為特色的農業主題場館——清水田園館,吸足了游客的眼球。2016年,中農天陸公司在河北南和農業嘉年華項目再次全新打造了以水為主題的同舟共冀館,開園后大獲成功,成為整個嘉年華中最受歡迎的主題場館之一。

2016年9月,水利部新批準設立了第十六批共計59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截至目前,共有778家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形成了涵蓋全國主要江河湖庫、重點灌區、水土流失治理區的水利風景區群落。《水利風景區發展綱要》指出,景區可結合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現代農業和近年興起的服務農業進行建設,輔建以必要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
借助鼓勵水利風景區與現代多功能農業相結合的國家政策,基于農業和水利之間緊密聯系和農業嘉年華水主題農業場館的成功嘗試,中國農業大學張天柱教授于2016年獨創性提出了“水漾年華”概念,并由中農天陸公司全面打造獨立品牌項目,旨在結合水資源和環境獨特區域于農業基礎上進一步體現水特色,豐富農業嘉年華理論體系,為促進我國現代休閑農業發展再樹立一面新旗幟。

“水漾年華”強調的是以“水”為特色的現代休閑農業形式,她以農業為基礎,以水科技為核心,可獨立打造農業發展中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科技、水景觀、水文化、水工程、水經濟的最全面的集中展示平臺。對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升級、休閑農業創新、節水灌溉、水產養殖、水資源保護等具有引領、示范和推動作用。
從老子的“上善若水”到孔子的“仁者樂山,知者樂水”,水的靈動、水的多功能、水的鮮活、水的虛懷若谷使其獨具魅力,吸引粉絲無數。“水漾年華”的策劃和創新始于北京國際都市農業水科技園(以下簡稱水科技園)的多年運維以及遼寧遼陽、河北南和嘉年華水主題場館的成功建設經驗。
1.水科技園
水科技園地處通州區潞城鎮,位于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內。她是以水為特色的農業科技園,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的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是農業技術和水科技集成展示的載體,是市場與農戶連接的紐帶,是現代農業科技和水科技的輻射源,對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升級、休閑農業創新、農村經濟發展具有引領、示范和推動作用。


2、清水田園館
清水田園館位于遼寧省遼陽縣,是遼陽農業嘉年華中的第四個主題館,該館以“水”為主題,通過水生植物、人工濕地、水培蔬菜、灌溉展示、魚類、特殊功能水展示及多項水的娛樂體驗環節,全面而深入地展示水的科技性、藝術性、參與性、趣味性。通過各種水的應用和體驗場景,貫穿到全館的水景觀、農業高效用水、水互動體驗、水生態凈化循環、水產品展銷售賣中,為游客提供了一個可賞、可玩、可食、可學、可探的水生態休閑場所。

3、同舟共冀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完全能夠相互融合、協同發展。

同舟共冀館位于河北省南和縣,是南和農業嘉年華中的第三個主題館,她以京津冀農業協同發展為導向,以水為載體,以京津冀的區域特色農業為主體,融合當地傳統文化,分為京秀津冀、天河云海、神韻京畿、和諧燕京、弄潮渤海、互動體驗六大板塊,通過南水北調把京津冀緊密相連,以特色農產展現農業科技創新、節水灌溉技術和水科技,體現了京津冀人水和諧主題,將京津冀的農業、文化、風土、民俗、科技、景觀、體驗、互動融為一體,營造京津冀農業互通、共融、協同發展的新業態。
“水漾年華”項目基于農業,是在農業嘉年華基礎上的思路和模式創新,在形式上體現水在農業種植、水產養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文化和景觀創意;在內容上確保活動“精彩、新奇、歡樂、平安”,達到“市民高興、農民受益、領導滿意、媒體熱衷”的效果。

堅持六個原則:
1、充分挖掘“水漾年華”特色內涵。圍繞體現“特色、科技、文化、創意”的要求,拓展內容,把“水漾年華”打造成標志性的農業休閑景點。
2、拓展“水漾年華”功能。充分思考“水漾年華”品牌如何轉化為經濟效益,達到品牌與效益的結合,辦成另一場“不落幕的農業嘉年華”。
3、強化參與互動性。以情景劇等形式豐富“水漾年華”項目區景點,與旅行社等合作,現場開通直通車。
4、注重品牌保護。申請“水漾年華”相關專利并持續使用,對侵犯品牌權益者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5、擴大“水漾年華”影響。加強營銷宣傳,與農業部聯辦,通過移植全國性的活動,擴大影響力、提高節慶檔次。
6、引進企業參與合作。為“水漾年華”增添新鮮血液,擴大“水漾年華”內容,延伸“水漾年華”品牌效益,宣傳企業品牌。

“水漾年華”項目作為農業嘉年華體系中最具特色的一支,一經提出就被眾多專家和專業人士看好,其發展前景比現今如火如荼發展的農業嘉年華有過之而無不及。

▲金湖水漾年華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2019年定能在水美金湖描繪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以北京農業嘉年華為例。2013年,首屆北京農業嘉年華歷時51天,參觀游客達到101.7萬人次,實現直接產值3300萬元,周邊階段240萬游客,帶動草莓銷售1.8億元。2018年5月13日,第六屆北京農業嘉年華圓滿閉幕,共接待入園游客112.86萬人次,帶動周邊草莓采摘游達256萬人次,銷售草莓197.8萬公斤,實現收入1.23億元;帶動延壽、興壽、小湯山、崔村、百善、南邵6個鎮的近郊游、民俗旅游共計接待游客73.26萬人次,實現收入1.16億元。第六屆北京農業嘉年華累計實現總收入2.84億元。一共58天的活動會期,帶來如此大規模的農業嘉年華效應,這就是農業嘉年華活動的魅力所在!
由此測算,“水漾年華”項目落成后,預計可實現年均游客量600~1000萬人次,實現經濟收益6~10億元,農民純收入增長達到12~20%。(具體數字還需根據項目規模和當地人口經濟水平進行核算。)
“水漾年華”作為一種全新的獨具特色的農業嘉年華表現形式,她能在很大程度上將當地農業和獨特的水資源條件結合起來,實現農業科技研發、成果轉化、集成示范推廣等項目的深度集合,有機會打造以水科技為特色的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莊園、全國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和國家級/省級一二三產融合示范點,成為區域引爆點項目,帶動周邊的涉農涉水產業和休閑旅游產業,有效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同時,“水漾年華”給市民提供了一個認知、體驗、學習、培訓的平臺,讓市民在參觀中得到全面的體驗和收獲,通過游覽感受和活動參與親近自然、享受自然。

農業規劃咨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田園綜合體規劃、農業(旅)綜合體規劃、國家農業公園、農業嘉年華規劃、農業產業集群規劃、農村一二三融合規劃、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規劃
座 機:010-62335590
晉老師:13021107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