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觀察》: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攻堅克難,我國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脫貧攻堅戰取得好成績。在民生保障方面,尤其是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脫貧攻堅有哪些經驗和舉措可以為鄉村振興所借鑒?
林萬龍:我這里有個數據,因病致貧,應該說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致貧原因排在第一位的。2015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當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占到了44%,也就是說建檔立卡人口當中,致貧原因里面排第一位的是因病。健康扶貧是非常重要的脫貧攻堅的舉措,那么在健康扶貧上面主要采取了下面幾個措施。
第一,建立了貧困人口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確保了貧困人口能夠全部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確保了貧困人口常見病、慢性病能夠在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獲得救治;確保貧困人口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
第二,大力地提升了貧困地區的醫療衛生的水平。醫療服務的水平包括村級診所、鄉村醫生的診療能力,里面有很多的措施,例如加大投入、對口幫扶等。
第三,加大了對貧困地區公共衛生的支持,使得一些地方病和傳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應該說在脫貧攻堅期,健康扶貧方面的三個大的舉措對于確保貧困人口脫貧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從未來來看,三個方面其實都是鄉村振興非常寶貴的、值得借鑒的經驗。那么在鄉村振興當中仍然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強化鄉村人口,特別是脆弱人口的基本醫療保障;仍然要進一步強化鄉村醫療條件的改善以及強化鄉村地區公共衛生的服務水平。
總的來講的話,它可以為鄉村振興提供非常好的借鑒。我們這套制度已經構建起來了,鄉村振興在這套制度的基礎上,加以延續和完善,那就是非常好的健康幫扶的借鑒。需要注意的是,脫貧攻堅期的健康扶貧政策、特別是醫療保障扶貧政策,在鄉村振興階段,不能簡單復制,需要加以調整、完善,使它更具有可持續性,更為普惠。
《健康中國觀察》:今年是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我們說到鄉村振興,其實它包含五個方面的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和組織振興。大健康產業在鄉村振興中如何作為?
林萬龍:大健康產業在鄉村振興當中位置很重要。鄉村振興有幾句話,第一句話就是產業興旺;第二句話叫生態宜居。兩個連起來,產業興旺包含了生態宜居方面的產業。從大健康的角度來講的話,未來鄉村地區,在我們的基礎設施條件,公共服務條件,包括生態環境方面的條件得到改善之后,鄉村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好的康養的基地。我們的休閑產業,我們的健康康養產業在鄉村都會有很廣闊的空間。所以大健康這個概念,對鄉村振興來說是特別重要,鄉村它不僅僅是農業生產地,它也是城鄉居民的宜居之地。宜居就包含了大健康產業里面的很多新的業態,在鄉村有很廣闊的空間。
《健康中國觀察》:實施鄉村振興,西方國家有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
林萬龍:我對這個研究不多,大概知道一點。比如,從哪些重點領域推進鄉村建設,它的產業和鄉村人口的聚集之間就有很強的關聯性,特別是歐洲國家,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的借鑒。
比如說在法國、德國,實際上鄉村的產業是發展得比較好的,那么這個產業不僅僅是農業,還包含了一二三各個方面的產業,包括把鄉村作為宜居之地,在產業方面的布局和鄉村條件的改善,它是良性的互動。我看到一個數據,在法國鄉村居住的人口最多的并不是從事農業的農民,而是從事城市職業的人群。鄉村的環境好了,就可以使得鄉村成為我們生態宜居的地方,那么這一點跟產業發展要有機連接起來。如果說發達國家的經驗,我的感覺其中之一是城鄉融合發展,不要把鄉村跟城鎮對立起來,要時刻注重城鄉融合發展。這些可能是其他國家鄉村發展給我們的很好的啟示吧。
農業規劃咨詢:市縣十四五農業農村規劃、農業發展戰略研究、都市農業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科技園、農業產業強鎮、一村一品規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田園綜合體、國家農業公園、農業產業集群、農業嘉年華、農業奧特萊斯、農業農村投資機會研究、涉農企業戰略咨詢、農場園區企業管理咨詢等業務。
聯系方式:025-69853799、15996370505(微信同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