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如何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在您看來,各地鄉村振興應該避開哪些誤區?
魏后凱:有序推進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第一,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任務,我們一定不能急,要把方向、目標搞清楚,然后進行長遠的謀劃,做好頂層設計,分階段來有序推進。第二,鄉村的情況千差萬別,各地區的差異很大,我們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多元化的推進模式。
鄉村振興應該避開的誤區我認為有四個方面:
第一個誤區是以為鄉村振興意味著鄉村人口比重的提高。城鎮化是現代化的標志,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隨著經濟的發展,鄉村人口會持續向城鎮遷移,因此未來農村的人口會不斷下降。根據我們的預測,到2025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5.5%,到2035年,城鎮人口的比重將達到72%左右,到2050年,城鎮人口的比重有可能接近80%。
第二個誤區是以為村莊的減小意味著鄉村的衰敗。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未來鄉村的人口會進一步下降,人口少了,村莊也會減小,甚至有一部分村莊將會消失。根據我們的計算,2007年到2018年,我國平均每年減少了4000多個行政村,1991年到2018年,平均每年減少了4.7萬個自然村,但我們不能把城鎮化進程中一些村莊的減小和消失簡單看成是鄉村的衰敗。
第三個誤區是把城市規劃建設的方法照搬到農村。用城市的理念和規劃方法來推進農村發展和建設,這也是一個誤區,鄉村跟城市的功能定位是不一樣的,不可能也不應該把城市規劃建設的方法照搬到農村。
第四個誤區是將農業現代化與小農生產對立起來。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是要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有些人認為要發展現代化,就要消滅小農生產或小規模經營,這是不考慮中國國情、農情的表現。以兩公頃作為小規模經營的標準,到目前為止,我國農業的生產經營95%以上都是小規模生產經營。小規模生產經營是中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形態,雖然隨著現代化的推進,未來會有新的主體形態,但是,我想這種小農生產、小規模經營將會長期存在,關鍵是如何有效地把小農生產跟現代農業有機銜接起來。
農業規劃咨詢:市縣十四五農業農村規劃、農業發展戰略研究、都市農業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科技園、農業產業強鎮、一村一品規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田園綜合體、國家農業公園、農業產業集群、農業嘉年華、農業奧特萊斯、農業農村投資機會研究、涉農企業戰略咨詢、農場園區企業管理咨詢等業務。
聯系方式:025-69853799、15996370505(微信同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