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已成為黨和政府推進“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就實現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的功能而言,既可以為廣大市民觀光旅游、休閑度假、餐飲購物及回歸自然提供場所,又可以為調整農業結構、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新農村建設、改善生態環境及豐富市民生活創造條件,其價值功能及優越性越來越得到顯現。
隨著春天腳步的如約而至,滬郊大地已開始進入春暖花開的季節。3月5日,市委農辦、市農委分管領導應邀接受滬上某媒體直播訪談,對上海鄉村旅游的發展歷程、現狀及面臨的瓶頸和短板、“十三五”上海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的規劃等作了較全面、客觀的分析和回答。
上海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的發展歷程
上海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stage
1 第一階段為早期興起階段(1991-2002年),由南匯桃花節起步,景點類型單一。
stage
2 第二階段為快速擴張階段(2003-2012年),景點大幅增加,初現集聚效應。
stage
3 第三階段為功能提升階段(2013年至今),景點增長趨緩,功能開發增強。
總的來看,上海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南匯桃花節,快速發展于上海世博會前后,目前已進入了穩步發展、提質升級階段,截止到2015年底,上海累計榮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示范企業(園區)60家,其中五星級11家,四星級23家,三星級26家。此外,上海榮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有3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有19個,中國最美休閑鄉村7個,全國十佳休閑農莊3個。
“十三五”上海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的三大產業圈
“十三五”期間,上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要實現向2.0版的升級,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鄉村旅游需求。上海將根據資源特性、景觀豐度和空間區位,著力打造休閑農業三大產業圈:
一是農事觀光產業圈:分布于毗鄰中心城區的寶山區、閔行區,以及浦東新區北部、嘉定區南部、松江區及青浦區東部地區。發揮近城區位優勢,重點開發觀光型休閑農業,以精致農耕文化和現代農業科技為市民提供農事觀光休閑。
二是農耕體驗產業圈:分布于中心城區周邊廣袤農區。發揮都市現代農業集約化經營的資源優勢,重點開發體驗型休閑農業,以別具一格的田園景觀和豐富多彩的參與性農耕活動為市民提供農耕體驗休閑。
三是生態度假產業圈:分布于崇明三島、淀山湖周邊地區、杭州灣北部地區和浦東新區東部濱海地區。發揮鄉野濱水景觀優勢,重點開發度假型休閑農業,以遠離喧囂的恬靜野趣和優雅宜人的濕地景觀為市民提供生態度假休閑。
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在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過程中,有什么優勢?同時又面臨什么問題?
上海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確實不同于全國大部分省市,既有明顯的優勢,也面臨不少困難。若論優勢,首先,從經濟社會總體情況來看,上海已達到中高收入國家水平。旅游業發展的國際經驗表明,人均生產總值處于中等收入階段人們即產生強烈的休閑需求,進入高收入階段則對休閑的層次和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上海經濟社會的高度發展,必然引發市民出游休閑頻率的增加和對回歸自然、體驗農耕的更加青睞。上海休閑農業的發展,無論是規模還是層次,都有強勁的需求拉動。其次,從上海郊區來看,經過多年的努力,上海美麗鄉村建設已初顯成效,具有江南水鄉風貌的生態宜居新農村形態也已逐步顯現。依托美麗鄉村建設發展休閑農業,不僅能增添環境優越、景觀秀麗的新景點,而且能提升老景點的品質品味和文化內涵。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縱深推進,上海休閑農業將繼世博會后迎來又一輪快速增長。再次,從上海農業發展本身來看,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已嶄露頭角。融農業“生產、生態、生活”功能的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已成為引領大都市郊區農業發展的風向標,休閑農業與鄉村發展已成為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有利抓手和有效途徑,在都市現代農業中不僅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產業地位將越來越凸顯。
當然困難也不少。上海屬于平原地區,不像周邊的蘇浙,好山好水好風光,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客觀上缺少資源稟賦優勢,這在相當程度上也造成一到節假日,上海市民就開著車跑去蘇浙玩。此外,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土地資源非常寶貴,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也不允許我們繼續把城市擴建成鋼筋水泥的大樓,因為發展休閑農業,雖然主要依托農用地,但不可避免需要一定量的建設用地發展配套服務設施,供需之間尚有矛盾。
近期,上海市農委正會同上海市旅游局、市規土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大力推進幾項工作來提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整體水平:一是編制上海休閑農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二是編制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產業布局規劃。“十三五”規劃有了,這是統領發展的綱領性規劃,但具體到每個地塊應有具體的發展規劃。三是開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用地試點。去年,由上海市規土局牽頭,上海市農委、市旅游局共同出臺了《關于支持本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規劃土地政策實施意見(試行)》,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的國有建設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的供地都有相應的政策通道。目前在四個區縣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用地試點工作,待試點成功后再面上推開,力爭充分發揮政策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