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國家為了發展農村,出臺了很多農業補貼來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每一年對于農業補貼都會進行調整。
2020年,國家在農業補貼的方式以及對象上,都在逐步的精細化和嚴格化,2020年也是全面走向小康的關鍵一年。農業補貼新政策的發展方向又有哪些變化呢?申請補貼時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01糧補要升級!新補貼“三補一調”將要實施!
2019年我國在農業政策調整方面做出了不小的努力,2020年,糧補將撤銷,而農業也將進入三補一調時代。
糧補改革
三項大額補貼并軌、耕地地力保護、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基本上是咱們農民每年必拿的農業補貼,但在過去政策實施的時候,很多農民都在說補貼并沒有足額、足量的拿到,而且各個地區補貼下發的時間也各不一樣,反正最后就是既耗費時間、也沒有達到結果。
2016年國家開始進行試點改革,將這三項補貼合并形成了一個大政策叫做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經過2017、2018年兩年的落地,成果是顯著的。
但是新政策的三補并軌跟往年還是會有所不同,在這里最大的變化就是“土地確權后”,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的補貼依據——確權地面積。
“一調整”
將正式啟動,簡單來說就是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據了解到的重要消息,2020年大豆作物將被政策重點推動,試點政策將在黑龍江地區開始,如果這個試點政策做的好,咱們農民就能增收。

撤銷“地補”
什么是地補?
地補就是咱們耳熟能詳的休耕輪作補貼!按照農業農村部的政策規定,2016年開始啟動為期三年的休耕輪作試點政策!輪作土地每畝每年補貼500元,休耕地區每畝每年補貼800元!
按照這個時間來算,2019年就是后一年!但是實際上來說2020年地補還是會有,只是16年開始進行休耕輪作的土地,將沒有地補了!17年、18年進行休耕輪作的土地,還是可以領到地補的!
當然取消地補也不會影響糧補!糧補在2020年還是會繼續發放!
糧補的新利好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貼資金繼續加碼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更是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按照十一五、十二五的政策規律,幾乎可以確定每一個五年的后一年,政策扶持都會迎來巨大提高,補貼資金的加碼投入,玉米和大豆的補貼肯定不會低。
大豆振興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雖然大豆補貼有所下降,但19年中央大豆補貼總資金還是在漲,尤其是2020年是大豆振興意見發布后,迎來的首個自然年。在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的大豆振興戰略下,大豆補貼上漲動力非常充足。

領不到糧補的原因
1.未經申報、公示、審核的玉米、大豆和稻谷種植面積
任何國家的補貼,都是需要先申報的,只有申報才會登記審核,審核通過之后才會發放補貼。一般農民朋友首先要申報今年自家的糧食種植面積,然后進行公示,核實,張貼公示,然后才是補貼下發。
2.在國家和地方有明確退耕要求的土地上種植玉米、大豆和稻谷
如果是在國家有明確退耕要求的土地(比如說嚴重破壞,水資源枯竭,土地污染等)上種植作物的話,那么補貼也是會取消的。
3.在未經批準開墾的土地或者在禁止開墾的土地上種植玉米、大豆和稻谷
與糧補類似,在未經開墾或者禁止開墾的土地上種植玉米等作物,也是領取不到相應補貼的。
4.享受糧改飼試點政策的青貯玉米
青貯玉米不是咱們種的普通玉米,而是的用作養殖飼料的專用玉米,種植它的話,屬于“糧改飼”,也可以拿補貼,但是與糧補中的玉米補貼不能重合。
02養殖業,國家扶持的項目有哪些?補貼標準是多少?
1. 肉牛
一年肉牛出欄育肥牛500頭以上,或存欄能繁母牛50頭以上,國家補貼25-50萬。
2. 肉羊
肉羊存欄一年能繁母羊250只以上,或年出欄肉羊500只以上的養殖大戶;其中對于內蒙古肉羊養殖稱為牧區,一般牧區存欄能繁母羊400只以上,或年出欄肉羊1000只以上,國家補貼25-50萬。
3. 肉雞
在農村進行肉雞養殖量在5000只以上,一年出欄量10萬只以上,國家補貼35萬。
4. 生豬
生豬一年能繁母豬并存欄300頭以上的,且出欄肥豬5000頭以上,國家補貼25-100萬。
5. 奶牛
奶牛一年年存欄300-499頭的農村養殖場,每個中央補助投資80萬;奶牛一年存欄500-999頭的農村養殖場,每個中央補助投資130萬;奶牛一年年存欄1000頭以上的農村養殖場,每個中央補助投資170萬。
6. 蛋雞
蛋雞指的是能生蛋的雞,在農村養殖規模在1萬只以上,國家補貼35萬。
其中關于特種養殖水禽、蜜蜂、兔等,在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湖北、廣西、四川青海8省區已經啟動相關補貼政策,具體補貼標準需咨詢當地政府。
養殖補貼申報條件:
1.時常關注政府出臺的有關項目申報的政策文件。
2.準備好相關證件
在農村做養殖,申請補貼你需要這些證件:
重要證件一:養殖場備案登記。
主要流程:備案申請-資料審查-核查備案-備案公告;
重要證件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重要證件三:養殖檔案。養殖檔案包括:畜禽品種、數量、種苗來源和進出欄記錄、飼料藥物名稱、類型等一系列問題,所以要依法建立養殖檔案。
3.必須達到一定規模
每個養殖項目補貼都必須達到它所規定的養殖規模。沒有達到是一定不行的。
4.養殖場建設必須規范
相信近段時間以來很多養殖戶都嘗到了“禁養令”的苦頭,因此你的養殖場必須符合相關建設要求,比如遠離學校、化工廠、水源地等,生活區和糞污處理區等也必須隔開,場區入口建設好消毒室等。
5.制定有飼養管理、防疫、消毒等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同時健全完善好養殖檔案。做好生產記錄、投入品使用、無害化處理、消毒等各項記錄。
03給農民,四項補貼直接打卡!
第一項:種植三補資金
什么是種植三補金?
就是針對大田作物的補貼政策,從整個三項補貼改革之后,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的資金增長幅度來看,平均下來每畝補貼補貼資金在80-110元左右!如果按照30畝土地規模來進行核算,這一年的糧補資金就高達2400-3300元!
第二項:農民基礎養老金
農民基礎養老金政策是中央對于農民養老的一項重大補貼,目前按照政策規定來看,農民到達60周歲可以申領農民基礎養老金補貼,每個月的補助金額在75~100元左右。
另外除了基礎養老金之外,還有農民高齡補貼,但是高齡補貼全國各地標準都不一樣,在這里就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湖南省的高齡補貼:80-89周歲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歲每人每月200元,10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500元。
第二個是內蒙古的高齡補貼:75—79周歲每人每月100元,80—99周歲每人每月150元,100周歲(含)以上每人每月600元。

第三項:農村貧困家庭教育補貼
一直以來農村教育問題,一直是中央非常關注的。根據掌握的政策消息來看,根據中央的政策規定,針對凡是考上2本B類以上的學校的農村貧困家庭,國家將給予1.2萬元左右的補貼資金,有一些地區的補貼額度甚至更高,這一點大家一定要為孩子多多關注!
第四項:農機購置補貼
讓農民增收的核心就要提高農業的收益,發展現代農業,而農機購置補貼是國家發展現代農業的一項重要政策舉措。農機購置補貼的下發是按照購買農機總金額的比例進行補貼的。
比如農民購買旋耕機要花費1萬元,那么國家按照70%比例的額度補貼,農民實際只需要花費3000元就能夠買到!
042020年農業補貼重點補貼這九類人
1. 種植者
所謂的種植者指的是實際種地的人,主要是和地主區分,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土地的肥力以及農作物的規模化經營范圍,這個補貼就是農業支持保護補貼。
今后誰種地就補誰。那些通過土地流轉獲得土地經營權的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種糧大戶等都能夠拿到補貼。
2. 輪作與種養結合
目前國家提倡種養循環以及種植與農牧結合等,目的就是為了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糧豆輪作的補貼面積有一千萬畝,糧改飼也擴充到431個縣。
3. 秸稈綜合利用經營者
京津冀地區和東北是我國秸稈綜合利用補貼的重點,補貼標準為一畝地25元。
4. 畜禽糞資源化利用經營者
目前我國正在推進五十一個肉牛、奶牛以及生豬養殖縣的畜禽糞資源化利用的項目補貼項目。
5. 購置農機的經營者
今后農業將要向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國家支持機械化的作業方式,農民進行農業勞動時所需要的農業機械,只要合理,國家都會給予購買補貼,所有的費用都由國家財政支出。

6. 開展深松整地的經營者
深耕土地的補貼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華北,例如在甘肅省,每畝地的補貼標準是40元。
7. 生態畜牧的牧民
為了保護草原上的生態,國家對于保護草原生態的牧民也給予補貼。
8. 開展重金屬治理的經營者
對于一些金屬污染地區,國家會大力支持相關企業進行污染治理,并給予相應的補貼。
9. 殘膜回收利用的經營者
農村有很多殘存的地膜,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國家支持殘膜的回收,目前已經有一百多個縣出臺了相關的政策。
領不到農業補貼的五類人
1.土地荒廢三年以上者
2.從事非農生產者
3.生產造成嚴重污染者
4.用地未經審批者
5.套取和冒領補貼者
05找誰申報?注意事項?
項目申報部門
1.農業局、農辦、財政局、農綜辦、旅游局、科技局、林業局、發改委。這些部門每年都可報,每個項目在20萬一60萬元范圍的較多。如中央財政項目一般都在幾百萬至上千萬元。
2.水利局、環保局、老區扶貧辦、經貿局等,但項目資金少些,5萬一20萬居多。
申報技巧
1.查條文,篩信息
及時關注科技、發改、財政、農業、商務、林業、供銷總社、水利、工信九大部委及其相關的省、市部門網站農業補貼類信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篩選出適合自身的補貼類信息,因此向對口部門申報相關的農業補貼。
2.申報材料結合當地,突出帶動性
申請補貼需要提交申報材料,因此項目申報準備工作應該從人員安排、文件解讀、規劃計劃、機構對接甚至資質準備等都需要合理的地安排時間進行準備。
3.多找政府,加強溝通
項目要提前立項給政府報告,項目實施過程要匯報,加強政府相關部門溝通,驗收工作也做充分,補貼類都是“先建后補,先干后獎”,驗收關系到最終補貼是否能最后到賬,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做好信息暢達。
另外,要找好一些科研院校并建立良好關系,因為一些項目要與有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掛鉤與合作。
企業還要同時多注冊合作社和其他家庭農場、公司、研究院、民間學校等名稱,便于多申報資金。
申報大額補貼三個側重點
1.往大項目靠攏
目前,國家補貼農業項目資金最大的幾個項目分別為現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等。
要知道,每年補貼農業的資金總量是固定的,除去必要的農業基礎設施補貼,留給農業項目專項補貼資金本就不多,因此大額的農業扶持、補貼自然也主要集中在以上項目中。
所以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在發展農業項目時,不妨積極向著這些大項目的方向上進行靠攏,以便獲得大額的農業項目補貼資金。
2.發展聯合體項目
要往大額資金的項目上靠攏,相對的審核要求也會更高,而單獨的企業或者合作社達不到預定的規模,不妨考慮發展聯合體項目,抱團申報大額農業補貼資金;
而這也順應了國家對大額農業補貼資金的申報不能一家獨大,要多主體聯合申報的要求,可謂一舉兩得。
3.參與創建地方政府打造的項目
有不少針對開展鄉村振興的補貼項目是以各級地方政府為申報主體去申報,而農業企業及農業合作社可以作為實施主體參與項目的創建。
那么國家補貼作為參與創建的主體農業企業及農業合作社等也是可以享受的,因此要積極參與到地方政府打造的項目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