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園區簡介
保德繁莊塔高新農業示范園位于山西省保德縣東關鎮大黃坡村繁莊塔,占地面積1143公頃,其中設施農業面積80公頃,范圍涵蓋4個大型智能連棟溫室、125個日光溫室。

2012年,中農富通承接保德縣域總體農業規劃項目,該園區是在保德縣域農業總體規劃背景下,以市場導向原則、協調發展原則、農業可持續發展原則和三效和諧統一原則為宗旨規劃建設的,集科技引領、技術推廣、精品生產、觀光休閑于一體的高新農業科技園區,由中農富通設計、承建及經營。
園區分為科技引領示范區、露地果樹示范區、高效設施生產區、管理服務區、生態涵養區五大功能區。其規模和現代化程度在晉西北地區堪稱一流,對促進保德縣設施農業標準化、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園區工作基礎好,技術力量強,地方政府重視,菜農積極性高,設施蔬菜集中連片面積達80公頃。在農業產業帶動、科技示范引領、農民增收致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帶來了良好的提升效果,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涉農人士的好評。
科技引領示范區
主要建設有4個連棟溫室,規模2公頃,是整個園區的核心和亮點。分別為特菜花卉種植館、高效果菜種植館、現代化育苗工廠、南果北種館。通過先進的栽培技術、栽培方式以及各種新型蔬菜和名貴花卉的展示,突出現代農業生產的高科技高效益,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主題,體現現代農業與時俱進、區域引領的發展態勢和園區科技引領的功能定位。
高效設施生產區
主要建設125個日光溫室,規模約11公頃,是整個農業園區的主體。體現園區技術推廣、精品生產的功能定位。
露地果樹生產區
主要選擇適宜當地的果樹品種進行規模化種植,通過現代化果樹栽培技術的實施,帶動縣域露地果樹產業的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形成高效果樹生產示范基地。

生態涵養區
以水土保持為主要功能,促進園區生態可持續發展,創造園區整體環境和景觀基底,利用植樹種草在保障生態可持續的基礎上產生經濟效益。
二、經營模式
2013年5月,中農富通合資注冊了保德縣中農興保產銷合作社。中農興保產銷合作社以中國農業大學、中農富通技術和人才資源優勢為基石,引進新設備、新裝備、新技術、新品種,極力打造山西省果蔬產學研基地;以觀光旅游、采摘品嘗、休閑娛樂、農民培訓、參觀學習、名優特農產品推廣為載體,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引領當地農民創收致富,推進保德縣現代化農業發展進程。
技術措施
制定并執行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根據國家、省制定的瓜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結合保德縣實際,制定先進、實用、可操作性強的番茄、黃瓜等各種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印發規程到園區每個農戶,張掛到標準園醒目位置及每個溫室大棚;組織現場觀摩和技術培訓,并指導農民切實按照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田間管理。
關鍵技術示范。一是集約化育苗技術。引進以色列、荷蘭等國內外蔬菜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推廣,采用工廠化集約育苗方式進行育苗,制定出適合保德縣的蔬菜適齡壯苗標準和災害性天氣的預防對策等。二是標準化生產技術。集中展示和推廣蔬菜優良品種、防蟲網、粘蟲色板、殺蟲燈、性誘劑、防霧滴棚膜、滴灌、生物農藥、生物菌肥等關鍵技術,使蔬菜生產農藥用量減少30%以上。三是實施全程質量安全管理。投入品實行專人負責,建立進出庫臺賬;生產檔案統一編制,詳細記載農事操作;配置農藥殘留速側儀,定期檢測產品安全質量;統一包裝和標識,產品質量可追溯,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五化”建設
標準化生產。蔬菜生產全面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園內100%采用新品種,應用防蟲網、誘殺蟲板等農業和物理生物防控技術,推廣工廠化育苗、膜下滴灌、新型有機肥料等新技術,技術規程、田間管理、檔案全部入棚,進一步完善投入品管理及產品檢測制度,強化基地準出,質量追溯等全程質量管理制度,實現100%標準化生產。
商品化處理。對園區生產的產品100%商品化處理,依托專業合作社開展蔬菜產品的清洗、分級、包裝、貯運、保鮮等商品化處理,通過冷藏庫、冷蔬車運輸和銷售。
品牌化銷售。通過在保德縣內批發市場開設“標準園蔬菜專用柜臺”,進一步宣傳擴大“繁莊塔”無公害蔬菜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份額,使標準園內蔬菜產品100%的以品牌銷售。
產業化經營。以蔬菜合作社為龍頭,建立產業化技術服務機制,把一家一戶的農民組織起來,實行“六統一管理”,將統一品種,統一購藥、肥、膜等農資,統一栽培技術規程,統一產品檢測,統一包裝識別,統一品牌銷售,在園區內進行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統一服務,做到100%統防統治,100%測土配方施肥,通過開拓縣市內外市場進而實行訂單生產。
規?;N植。嚴格按照有機蔬菜產地環境條件標準俺的要求,集中連片種植、規模經營,規?;N植。

管理制度
建立全程質量管理五項制度。
一是完善投入品管理制度。建立農業投入品采購、保管和使用制度,不使用國家禁止及限制使用的農業投入品,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的規定。
二是建立生產檔案制度。建立生產檔案,做好標準園和輻射帶動基地的生產記錄,記載使用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確保產品質量可追溯。
三是建立產品檢測制度。建立自檢與抽檢相結合的檢測制度,蔬菜園要加大自檢力度,定期搞好自檢,農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要不定期的進行抽檢,確保上市蔬菜質量。
四是基地準出制度。根據檢測結果、生產檔案記錄,對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作出科學判斷,不合格的產品不采收、不出售,嚴把產品準出關。
五是質量追溯制度。推行統一包裝、統一標識、統一產地和產品編碼,標明產品生產者、質量狀況等內容,建立質量追溯制度。
示范園全面實施有機集成技術規程,重點抓好對農民工人的培訓和技術指導,切實把生態栽培技術和技術規程落實到繁莊塔高新農業示范園。

園區效益
幾年來,借助中農富通、保德縣政府優勢資源,中農興保產銷合作社始終高標準、高要求地運營著示范園,取得了很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經濟效益:平均畝增產反季蔬菜1000kg以上,畝均節本增效1900元以上,增收10%,年增收40萬元。
社會效益:加快保德縣設施農業品種更新,高新技術推廣規模擴大,產量提高,豐富城鄉居民的“菜籃子”,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提高科學技術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中的份額。
生態效益:改善園區內生態環境,保持水土,改變農村整體面貌,提高菜農環境保護意識。





